close

2008年福興國際雙年展的藝術光譜:

米食亞洲的後殖民文化現象

 

陳朝興

福興國際雙年展 2008年策展人

中華民國藝評人協會 理事長

大葉大學、中原大學 副教授

 

 

 

亞洲藝術中的後殖民現象

在當今的各國雙年展中,不難發現亞洲藝術參展的數量與品質與日俱增,不僅在亞洲如此,歐洲重要的展覽,也逐年加重亞洲的份量,同時在藝術市場亦逐步地嶄露頭角。亞洲藝術讓全世界所驚訝的蓬勃生命力,其源頭包括了政治經濟學上的實踐及經濟地理學上的再結構,此外便是來自於後殖民現象中對於文化身份認同的省思與轉變。受到60年代能源危機的影響,透過了生態學上的認知改變了人們對文化層級性的謬誤觀念,並且透過對物種多樣性的意識與尊重,尤其是亞洲國家自十七世紀以來受到殖民主義與帝國主義的掠奪,文化自主性遭受嚴重的破壞,在政治、經濟與文化再認識的過程中,讓當代亞洲藝術的創作內涵有了更深刻的題旨。其引燃的創作能量,使得亞洲藝術的發展如波濤洶湧般地崛起。悠久歷史的亞洲國家在戰後,不斷努力地在尋找文化再造及再生產的實踐,比如越南、泰國、印度、韓國、日本、蒙古、台灣與新加坡等,而中國大陸則在經濟改革開放後,加深了文化產業的累積,使得藝術家迅速崛起並受到國際間的高度矚目。亞洲藝術能夠從包容的態度中面對過去的焦慮與未來的期待中,讓藝術創作能具有更強烈的當代性和文化意識,並且在二十一世紀的路途中展現更深刻的文化獨特性與自我呈現,在日益綿密的亞洲文化反思中建立更細密的對話平台。

 

    在以城市為主的雙年展如威尼斯、上海、光州及台北等,皆透過獨特與深刻的題旨,讓藝術創作不只是藝術家個人的情感抒發,而是成為在地文化與當代藝術潮流的一種新對應關係和註解。因此策展主題及論述做為展覽架構的引領核心,能夠突顯出展覽的佈局結構及意義。以鄉鎮做為主辦雙年展的例子相當罕見,但以鄉鎮做為國際文化交流的最小單位,更能夠融合在地文化認識過程的有機性及更多元的觀點來詮釋一個創意城市的當代意識及其所對應的文化形式。福興穀倉位於具有濃厚歷史氣息的鹿港小鎮,再加上穀倉在彰化縣所代表的重要意義,做為呈現亞洲藝術多樣性的場域,自是十分恰當。

 

穀倉中的新亞洲藝術觀點

彰化縣位處台灣中部,古稱「半線」沿用自平埔族語,直到清朝雍正年間正式設縣後,以「彰顯皇化」之意,讓「彰化」一名沿用至今。地理上北以大肚溪與台中縣相隔,南以濁水溪與雲林縣相望,東倚平緩的八卦山脈,西鄰台灣海峽,地勢平緩而遼闊,土地肥沃,物產豐饒,因此自古以來便是以農立基的農業大縣。

 

鹿港為彰化的天然良港,亦是全台距離中國大陸最近的港口,自清代便是往來中國大陸貿易貨船的停泊港口及閩粵居民移民台灣的重要出入口。在貿易與移民的影響下,鹿港逐漸發展成繁榮的聚落,當時人稱「一府、二鹿、三艋舺」,顯見鹿港在當時的風華榮景;而仕商階級的興起也帶動了文化藝術的興盛,至今仍可見到南管戲、高甲戲與布袋戲等戲曲的演出;手工藝如木雕、彩飾與錫器等作品的匠心獨具,見證鹿港在台灣藝術文化發展上的深刻足跡。

 

在這樣的場域中我們透過同處米食文化的亞洲藝術家來重新生產新的亞洲當代,或許我們可以稱之為「穀倉中的新亞洲藝術觀點」。

 

參展藝術家

徐唯辛(中國):參展作品2005中國煤礦紀實 無題之一2005中國煤礦紀實 無題之二《打工人之八《打工人之七》。以工人肖像為題材,作品具強烈人文關懷精神,著重社會道德的探討,筆觸粗礪色調和諧一致,視覺性的表情及動作描繪刻畫出強烈的內心世界。表達出在經濟及能源發展下,對於工人生活現狀與社會現狀間差異性的反思,引領觀者啟發對人性的關懷。

 

Monkhor Erdenebayer(蒙古)First of July》、《Life》、《Portraits of 9 horses》。 Bayer以馬做為創作圖騰與其他生活在蒙古的人們一樣Bayer從小與大自然為伍馬是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藉著馬的形象,透過象徵力量的紅色,詮釋出他對蒙古現代社會最直接的觀察與描述。

 

Noh Suntag(韓國)參展作品State of  Emergency》系列。Noh Suntag的作品主題聚焦在社會現象,特別是戰爭與動蕩不安的政局。透過他的鏡頭忠實地呈現了具象的韓國當今社會現狀以及藝術家觀察焦點下不同的現代都市意韻。

 

李小鏡(臺灣)參展作品《源》、《十二生肖》系列。以中國文化為出發點,將人物以動物的形象形現,詮釋在蛻變過程中半人半獸的狀態。李小鏡將自身的觀察融入作品,表現出當代現象的定與不定中雙重現象的揉合。

 

李足新(臺灣):參展作品《獨居1》。作品以褐色為基調,超現實的構圖中不見肖像畫中的臉部表現,不以直觀的表達為限,反而強化了創作符號的普遍性。單點投射的光線聚焦方式暗示了作品的氛圍,帶領觀者隨之隱入作品場域。

 

施並錫

(臺灣):參展作品《跑水祭。以跑水祭典為創作題材,帶領觀者回溯臺灣歷史圖樣。以生動的筆觸、動態的構圖以及高度飽和的色彩,勾勒出臺灣土地上逐漸被遺忘的傳統。

 

Dinh Q. Le(越南):參展作品《From Father to SonA Rite of Passage》。以雙營幕的方式呈現越南內戰與解構好萊塢的戰爭片。這件作品在真相與虛構的糾結交錯間創造出一個給予觀者真實感的特殊場域。

蒼鑫(中國):參展作品《結晶No1》、《結晶No2》。蒼鑫認為木化炭在東方式的思維方式上為一種內化的冥想式的結晶體之轉化,他使用木炭做為創作素材,試圖以一種內視化的思維表現出對世界的新觀點。

 

侯怡亭(臺灣) :參展作品Usurper篡位者系列》、《看我七十二變》。將漫畫人物的角色形象以光的影像薄膜覆蓋在身體上,進行一種現實生活及流行文化訊息網絡的空間交疊─一種新的互相融合及新生命的再製。

 

陳擎耀(臺灣):參展作品《天工開物》系列。藉著天工開物中傳達的天人和諧的宇宙觀,對比於現今全球化浪潮潮下的這個後工業文明社會。作品將舊時代的產業轉變成現在二十一世紀的版本,表現古今交錯對比的結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icataiw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